- 内容介绍
- 下载记录
- 用户评价
《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》是明代戏剧家郑之珍编撰的一部经典作品,全书分为三卷,共一百零二出。通过生动的戏剧冲突和丰富的情节发展,深刻揭示了善恶有报的道理。引为明万历十年新安郑氏高石山房刊本,内含版画五十余幅。这些版画由徽州名匠黄铤之手绘制,全书三卷,共307页(双页)
《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》是明代戏剧家郑之珍编撰的一部经典作品,全书分为三卷,共一百零二出。这部戏文以傅相敬佛济贫、得善报升天,妇女刘氏不信佛教、得恶报下地狱,以及罗卜救母出离地狱、超度母亲升天为故事主线,通过生动的戏剧冲突和丰富的情节发展,深刻揭示了善恶有报的道理。
这本书的编撰背景颇为有趣。郑之珍,号高石山人,是一位笃信佛教的戏剧家,他一生宣扬佛理、劝人为善,以正社会风气。1579年,他在变文的基础上撰写了这部《目连救母劝善戏文》,分上、中、下三卷,共一百零二出,广泛流传于民间,成为今日之“祁门目连戏”。
目连救母的故事来源于佛教经典《佛说盂兰盆经》,讲述的是佛弟子目连为救母亲脱离地狱而不辞艰险,最终使母亲脱离苦海的故事。唐代的“大目犍连冥间救母变文”即据之演绎而成,宋代还出现过《目连救母》杂剧。元末明初,又有《目连救母出离地狱升天宝卷》。
这本书的刊本为明万历十年新安郑氏高石山房刊本,内含版画五十余幅。这些版画由徽州名匠黄铤之手绘制,反映了徽州早期版画质朴的风格。郑振铎先生称其插图“别具一格,实为徽派版画之始祖”,“人物形象浑朴,大似建安派,或金陵派初期作品,但有动作,有力量,可以说是虽粗而豪,虽简而厚”。
此外,这本书的影响力也非常大。清代乾隆年间,宫廷中专门编演了大戏《劝善金科》,演述目连救母故事。全剧长达二百四十出,需十天才能演完,可谓创目连戏之最。